大学当培养巨人
作者:叶朗(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
我们的时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这个时代要求我们培养人格完善、全面发展的杰出人才,要求我们培养多才多艺、学识渊博、富有创造力的巨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引用了恩格斯的一段很有名的话。恩格斯说,文艺复兴“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恩格斯这段话对我们当今的人才培养非常有启发。我们现在一般是提要培养“拔尖人才”,对“拔尖人才”一般的理解是指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方面拔尖。在大学教育中,我们往往只重视知识的灌输、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心灵的教化和人格的培养,我们不注重引导青年去寻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古典课程、人文课程、艺术课程受歧视、受排挤,人的创造力、想象力被压抑,人的同情心、道德感、审美感得不到启迪。而恩格斯的“巨人”的概念,首先是说“思维能力”,接着说“热情和性格”,接着说“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这就使我们的眼光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遮蔽中解放出来。从专业知识和技能来说,美育、人文艺术教育的直接帮助好像不明显,但从思维能力方面,从热情和性格方面以及从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来说,这正是美育、人文艺术教育的独特功能,这是从孔子一直到蔡元培所一贯强调的。
实验室里正在认真开展科学实验的同学们。光明图片
我们现在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我们这个时代和文艺复兴的时代有某种相似的地方,我们这个时代也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且产生巨人的时代。我们这个时代呼唤思想,呼唤理论,呼唤学术高峰,呼唤学术巨人,呼唤“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的大学者、大思想家、大艺术家、大科学家。我想,这正是我们的大学的历史使命。我们的大学要出新思想,出新理论,出学术巨人,出大思想家、大艺术家、大科学家。这里有两个层面:
一个层面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我们要通过人文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要通过在我们的大学中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艺术氛围、科学氛围,培养我们的大学生在思维能力方面,在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普遍具备优良的素质。中外的教育史都证明,一所大学如果十分重视美育和人文艺术教育,那么它所培育出来的学生总是更富有活力,更富有创造力,更富有进取精神,具有更开阔的胸襟和眼界,具有更深刻的人生体验,具有更健康的人格和更高远的人生境界。着眼于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现在和未来,我们需要培养这样的人才。
再一个层面,是培养杰出人才的层面,或者说培养恩格斯说的巨人的层面。我们要看到,我们的人文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作为普及教育和素质教育,正是为培养时代所需要的巨人提供土壤,提供精神、性格、胸襟、学养等方面的基础条件,正是在这种普及的人文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培养产生时代所需要的巨人。这包括培养大艺术家、艺术理论大家和艺术批评大家。培养大艺术家、艺术理论大家、艺术批评大家,不能只局限于增长专业知识和技能。大艺术家、艺术理论大家、艺术批评大家,要有高远的精神追求,要有高尚的人格修养,要有广阔平和的胸襟,要有丰富的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的学养,要有深厚的艺术感和理论感,要有深厚的人生感和历史感。他们追求人生的神圣价值。正是这种追求,使他们生发出无限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这就是恩格斯说的巨人。
我们的时代是需要巨人并且产生巨人的时代。这是大学的重要使命。这一点,我们过去不怎么提,现在应该明确地、突出地提出来。这就是为什么钱学森先生和季羡林先生在晚年一再强调,为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为了培养杰出人才,我们的大学必须实行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原因。对此,我们应该有一种自觉。这是文化的自觉。
与此同时,我们这个时代是高科技的时代,这个时代要求我们的教育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媒介,推动优质教学资源的社会共享。我们的美育和艺术教育也应该体现这种“互联网+”时代的要求。
2015年,在教育部体卫艺司的引领下,由北京大学牵头,和智慧树网合作,我们策划和制作了一门网络共享课,题目是“艺术与审美”,这门课引起了比较大的反响,目前,全国各地已有500所高校,超过16万学生选这门课。受这门课的启发,我们现在正在策划和制作一个系列的“人文艺术网络共享课”,第一阶段开设四门课:昆曲经典艺术欣赏、伟大的《红楼梦》、敦煌的艺术、世界著名博物馆的艺术经典。我们试图在“互联网+”的新形势下,利用网络平台,逐步创造一种新型的人文艺术通识课,从而在高等院校中营造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中国精神的浓厚氛围。我们讲昆曲,因为昆曲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经典;我们讲《红楼梦》,因为《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是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我们讲敦煌,因为敦煌是中国文化的宝库,是中国艺术的宝库。俄罗斯的大学生一定要读普希金、莱蒙托夫,一定要读《战争与和平》,中国的大学生一定要读唐诗宋词,一定要读《红楼梦》,一定要知道敦煌,一定要知道昆曲。总之,我们要引导我们的大学生接近中华文化的经典,使他们熟悉经典,阅读经典,欣赏经典,热爱经典,加深他们对“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的认识和体验,深化他们的中国文化的根基意识。经典的作用不可替代,经典的地位不可动摇。当然,我们也要引导大学生要有国际眼光,使他们热爱全人类的文化经典、艺术经典,所以我们也开设“世界著名博物馆的艺术经典”,今后还要开设这方面的课程。
这种新型的人文艺术通识课面向各种学科门类的大学生,在传播基础性的知识的同时,要有一定的学术性、思想性,要传播新的知识,要有新鲜感,要体现学术的深度,融入学科前沿的研究成果。同时,还要传播健康、高雅、纯正的趣味和格调,引导大学生有一种高远的精神追求,引导大学生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有情趣的人生。这是我们贯彻中央精神的一种尝试,也是回应时代呼唤的一种尝试。
[本文系作者在2016年第十一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论坛上的发言,内容略有删改]
(来源:《光明日报》)